新聞動態 近日微信刷贊網站推廣,“點贊送禮”在朋友圈火了起來。只要你在朋友圈發布商家信息,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贊”,你就可以獲得從小飾品到大件出境游等大禮包。這讓不少“微信達人”到處找朋友點贊。但記者發現,這些活動很多都是噱頭。市民們終于集齊了所有的“點贊”,商家卻以各種理由拒絕交換禮物。對此,律師提醒,如果商家不履行承諾,則屬于違約行為,消費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消協等部門投訴。記者劉澤飛與實習生蘇倩
終于收集“贊”后,被告知禮物已送達
港澳5日游、云南6日游、單人游30個贊、兩人游60個贊、3人家庭游90個贊……近日,肖女士的微信圈朋友圈里充斥著各種“套路”的信息,很多朋友都在找人“點贊”。在貿易公司工作的王女士也感受到了“求點贊”的趨勢,”我的 62 個微信好友中有 8 個經常點贊。除了收集點贊去旅行,還有點贊可以換取電影票、免費美容等等,甚至還有點贊換奶粉的。因為都是熟人,因為感情,我一般都會給個贊!
“集贊互贈”真的靠譜嗎?“反正我覺得還是挺靠譜的,之前參加過一個電影院的活動,點贊了20個,換了兩張電影票! 早在去年就開始參與點贊活動的市民李女士表示,她在“點贊”活動中沒有錯過任何一手。但這樣的例子畢竟只是少數。市民張女士稱,前段時間集齊了50個“贊”,即將領取珠寶品牌“金鑲鉆”獎品,卻被告知獎品已售罄,“我去的早領獎,我沒看到。如果有人撿到它,他們會說它已經消失了,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刷贊不是防盜號,“點贊”活動未必靠譜
前段時間,于女士分享了一個“香港六日游”獲得99個贊的活動。因為99個“贊”不容易被填滿,她在網上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個“點贊app”,但“點贊”并沒有出現,微信賬號卻被盜了,有的朋友還收到了“喜歡”。幫我充話費,”這條短信讓她到現在都有些害怕。余女士告訴記者,“收禮”有真假,但在長期的“收禮”體驗中,她積累了一些經驗,“一般來說,官方認證的知名品牌商家推出的活動都是比較靠譜的,非認證非品牌的商家活動,如果禮品價值太高,值得商榷。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微信運營商就發布公告,禁止使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商業活動。這種“點贊”活動不受運營商支持,缺乏監管。消費者在遇到此類活動時,最好提前問清楚,保持理性。
鐘敏律師表示,商家利用微信平臺進行促銷。網友們雖然沒有付出資本成本,但也付出了勞動、精力和時間。事實上微信刷贊網站推廣,他們已經與活動商家建立了消費關系。如果商家不履行承諾,消費者可以收集證據向消協等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