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記者會上回答問題。
昨日上午,廣州市“兩會”中的人代會在廣州閉幕。會議通過了“一府兩院”報告和發改委報告、財政預算報告,還選舉了一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和新成立的預算委員會組成人員。在閉幕會后的市長記者會上,廣州市長陳建華就樓市限購、南沙自貿區、機構改革、停車費漲價、光雞上市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昨日上午9時,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廣州市委禮堂舉行。會議表決通過了多項決議,選舉凌偉憲為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通過了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名單。
本次人代會上,市政府根據人大代表審議意見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作了修改完善,修改多涉及經濟領域。其中,對《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今年工作的綱領性表述———工作總體要求進行了修改,將“打造國際商貿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國際航運中心和華南交通樞紐”改為“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國際航運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華南交通樞紐”,“國際航運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交換位置,“向前一步”。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增加了“貫徹落實新預算法”的要求。在推進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加上了建設“國際創新城”等。在建立8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后,增加“建設海鷗島生態旅游島”。
焦點1
樓市限購松綁沒有時間表
昨日上午,在廣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后,市長陳建華舉行了記者招待會。這是陳建華擔任廣州市長以來的第四場“兩會”后記者發布會。本次記者會上,他抓住記者兩次提問的機會釋放了南沙自貿試驗區的利好信息,沒有正面回答何時放開樓市限購,但透露會給夾心階層建設公租房。值得注意的是,陳建華列舉的這個為公共服務提供服務的夾心階層不僅包含低收入教師、醫生、大巴、地鐵司機、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環衛工人,還包括低收入初級公務員和政法干警。
一月樓市量價齊升一成多
有記者在會上問到,今年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全沒有提到樓市的調控,有沒有考慮放開限購?陳建華回答說,去年廣州的銷售面積是800多萬平方米,跟前年相比,銷售面積下降了21%,但是銷售的價格上升了1成多。他特意強調,由于有2013年的“國五條”影響,其實前年的基數存在不可比因素。“總的來說,廣州的房地產市場還是相對比較平穩的,這是一個判斷,各位媒體的朋友甚至比我還更了解這個情況。”
陳建華介紹說,廣州的房產銷售在去年第三季度后,特別是11月份、12月份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這跟貸款門檻以及一些政策利好有關。去年廣州市平均每月銷售70萬平方米左右,到了年底,達到了每月90萬平方米。剛才過去的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價格也略有增長,均增長了百分之十幾。“作為城市管理來說,房地產的平穩、平衡和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房價過高了,很多人存錢已經存了幾年了,你突然價格一高,又得存幾年。”
陳建華表示,大起大落都不是政府的目標,需要的是相對平衡。他認為,從目前廣州市樓市庫存來看,也在合理區間,大概是11個月到12個月的存量。“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存量)”,陳建華說,如果存量太少,房價會大幅度增長,如果存量太多了,房價大幅度下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廣州要為夾心層建設公租房
在對廣州樓市基本情況作出判斷后,陳建華介紹了廣州的住房保障體系。他認為,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對于住房的保障體系要有一個科學的、系統的設計和謀劃,首先要“堅守保底線”。
陳建華介紹說,到目前為止,廣州已經建好的和在建的保障房是24.47萬套,如果按照每戶4人來計算,大概可以保障100萬人口。這20多萬套保障房以后都叫公租房。
陳建華在記者會上透露,住房保障體系有“1+3”文件,目前的“1+1”涉及的是一個總的指導文件和戶籍人口住房保障,還有兩個文件。一個文件涵蓋為城市提供公共服務的低收入人員,他們相當于一個夾心階層。對于這個為公共服務工作的夾心階層范圍,陳建華專門說明了一下,包括了初級公務員、政法干警、教師、醫生、大巴和地鐵司機、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環衛工人。“這一類為城市提供公共服務的低收入人員,以前是我們比較少顧及的人群”。另外一個文件則是針對來穗人口,尤其是來穗人員中的技能型人才。他表示,在一些如增城新塘、花都獅嶺這樣來穗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可以建設一些公租房。陳建華透露,下一步就會制定為夾心階層和來穗服務人員這2個文件。
3年后公租房擬覆蓋130萬人口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戶籍家庭住房保障覆蓋面,將戶籍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線準入標準從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3元調整至29434元。住房租賃補貼標準從每平方米20元提高到25元。陳建華在記者會上專門提到了報告中的這個政策。他表示,從今年開始要增加8 .68萬套保障房,加上原來就有的24.47萬套保障房。再過三年,廣州的公租房就可以達到33萬套以上,以一戶4口人計算,“意味著在這座城市里有130萬人左右可以住上公租房”,陳建華強調,這是一個預計數。
焦點2
“正謀劃一條加密線,跟地鐵3號線平行”
“自貿試驗區發展潛力非常大”,陳建華透露,有兩條經過南沙的軌道交通正在謀劃。
昨日的記者會上,市長陳建華連續被城內兩家媒體問及跟南沙自貿試驗區有關的問題。陳建華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潛力非常大。盡管覺得透露消息有點偏早,陳建華還是告知媒體,有兩條經過南沙的軌道交通“正在謀劃”,而且政府正在謀劃跟地鐵三號線平行的“加密線”。
“南沙在泛珠開放上大有可為”
被記者問及南沙自貿區獲批對市民有哪些實惠時,陳建華打開話匣子開始介紹南沙的優勢。他表示,南沙自貿區是國家戰略,也是廣東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大舉措。南沙自貿區有60平方公里,加上深圳和珠海的自貿區,廣東自貿試驗區一共有接近120平方公里。
他表示,今年1月5日,李克強總理到南沙視察,提出了南沙自貿試驗區要敢闖敢試,為全國的發展作出示范。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26日到南沙調研提出了“三個化”,第一是國際化,第二是市場化,第三是法治化。陳建華表示,他理解這三個“化”,國際化就是要高水平地對外開放,市場化就是要更多地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建設新的南沙,法治化就是要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所以南沙未來發展要走“三化”的路子。
陳建華說,南沙的開發最早是1992年提出來的。在鄧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開發南沙,那時候開發南沙劃定的面積比較小,53.6平方公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調整變化,南沙現在的面積是803平方公里。而且南沙處于中國三大經濟發展板塊之一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區,它的區位條件是獨一無二的。從南沙南端的龍穴島到香港、澳門是等距離的,只有25海里,區位是非常優越的。陳建華說,南沙的國土面積跟新加坡相當,相當于半個香港,所以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
他表示,南沙要主動地融入,跟香港和澳門實現融合式的發展,要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的兩個市場,同時也要充分地利用好國際和國內的兩種資源,要秉承科學規劃、從容建設,集聚、集約和集群式發展。“我覺得南沙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對于廣州來說,在新的世紀、在新的時期、在新常態下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在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和泛珠三角開放與合作上,南沙都大有可為。
南沙港四期“上馬”商務機場投幾十億